“以前回来晚了经常没地方充电,现在多好,这么大一个车子棚,充电口也足,不仅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,小区环境也更加整洁了。”7月20日,光华路街道光华社区东南单小区居民刘女士说。
这个车子棚能够快速投入使用,得益于该街道“走访入户、楼栋见面、庭院议事”工作机制。光华社区专职网格员袁芳玉在日常巡查时发现,该小区电动自行车日益增多,无处充电的现象愈发突出,小区居民一致呼吁建设车子棚。
群众有需求,街道有回应。为把车子棚建到群众心坎上,工作人员一方面广泛征求居民意见,一方面积极对接施工方,根据收集到的意见,一次次完善施工方案。如今,车子棚正式投用,能够满足100辆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需求。
今年以来,卫东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,着力推进“五基四化”,坚持党建引领、网格支撑、数治赋能,积极探索“微治、众治、智治、自治”基层治理路径,切实将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实、急事办妥、难事办好,为全区经济发展高质量、社会治理高水平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微治为先,织密网格体系。该区围绕建强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、延伸到底的组织体系,将党支部建在庭院、把党小组建在楼栋,推动社区大网格、庭院小网格、楼栋微网格与社区大党委、庭院党支部、楼栋党小组有效融合,划分社区大网格375个、小区小网格521个、楼栋微网格2568个,实现全域覆盖、无缝衔接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、多网融合、一网运行”的治理体系,夯实基层治理基础。
众治为要,配强网格力量。该区创新“五长三员”机制,选拔党小组长、网格长、庭院长、楼栋长、单元长和网格员共1.1万余人,与“一警一法律顾问”有机融合,推动“网格+警格”双向赋能,拓展群众自治路径,增强基层治理末端感知。
智治为方,优化网格运行。该区明确“五长三员”职责定位,实行“日巡查三必到、周汇总七必访”机制。线上完善街道、社区、居民三级网格微信群,线下定期开展“走访入户、楼栋见面、庭院议事”等活动,楼栋公示党建二维码,群众扫码即可获得服务信息,并可线上反映问题,推动网格与数治有效嵌合,形成“上门问事—群众提事—网格解事”闭环。强化数治平台建设,依托12345民呼必应平台,建立接诉即办机制,实行全时段受理群众、企业各类咨询、投诉、求助、意见建议等诉求,今年以来受理群众诉求事项5561件,办结率97.58%。
自治为本,激发网格活力。该区聚焦群众需求,强化群众自治平台建设,深化“四议两公开”和“一征三议两公开”工作法运用,群众自发成立“紫藤下”议事厅、“老潘调解”、六六调解团等服务品牌,实现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、民事民管,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00余件。强化社会服务平台,建成投用5个新就业群体“卫东暖驿”,打造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6个,青年之家、青年夜校、组工夜校、司法夜校等16个,逐步实现各类群体社会服务全覆盖,交出了人民满意的基层治理答卷。
文字: 朱江淼 胡森森 编辑:赵凯